刀鋒與青磚相觸,迸出或筆直、或婉約的線條。磚屑紛飛過后,冰冷堅硬的磚面上開滿了枝葉和花朵……古樸雅致、厚重大氣的磚雕,是中國建筑特有的雕刻工藝,廣泛應用于門、墻體、屋脊等構件。走進位于婺城區白龍橋鎮蘆頭村陳金榮的“磚雕世界”,滿面的磚雕作品仿佛訴說著陳金榮二十余年的磚雕生涯。
傳統建筑磚雕的三代傳承
走進陳金榮的工作室,映入眼簾的就是滿滿的磚雕作品!澳昴暧杏,福祿壽喜,和氣生財,都是寓意好,大家比較喜歡的圖案!标惤饦s向記者介紹,“磚雕的步驟有打坯、修光、打磨等,現在我在做的是打磨!庇浾呖吹,在陳金榮手上,一幅栩栩如生的“年年有余”已經出現,現在陳金榮要做的就是打磨細節,讓人物更加生動。雕刻過程中,陳金榮聚精會神,一邊將刻刀鑿下去,一邊用口吹掉碎磚及粉塵,慢慢地,整幅磚雕都細致了起來,就連人物手上的衣袖都有了紋路。
作為中國古建筑裝飾中的特色之一,傳統建筑磚雕曾被廣泛運用在建筑物上,自宋代起就有專門的著作,磚雕藝術受歷史文化及不同地域的影響,表現出多種工藝手法和風格特點。因衢江、婺江流域的茶葉、毛竹、木材、桐油等土特產大多通過水路經蘭溪中轉后運往各地,從外面運進來的各種物資又是經蘭溪后通過衢江、婺江運到各地鄉村!耙虼嗽诮鹑A的建筑風格中,徽商文化對其影響深遠,而傳統建筑磚雕就是這種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标惤饦s說。
說起接觸磚雕,陳金榮表示這要從他的爺爺開始說起!靶r候因為玩具少,爺爺就會用泥巴捏成各種玩具給我玩,慢慢地,爺爺做泥巴的時候我也會在邊上看著,也開始有了興趣!标惤饦s回憶,“后來長大了,一直沒有想到原來爺爺在我小時候做的就是磚雕,想想現在我做的工作,其實就是小時候在爺爺邊上耳濡目染產生的興趣!
在陳金榮的記憶中,爺爺靈巧律動的雙手就像有種魔力,吸引著他靜靜地觀看。一塊方磚,在爺爺手中漸漸幻化成栩栩如生的騰龍、飛鳳、獅子、牡丹花……“在我16歲時,爺爺去世了,之后我便出于愛好玩玩磚雕,父親有空時也會給我一些指導!标惤饦s說,“20歲時,因為爺爺和父親的影響,我還是決定傳承爺爺的手藝,不能讓磚雕失傳了!
自少年時接過父輩的雕刀,如今已有近三十年,陳金榮說,聽老一輩的人說,以前祖師爺的磚雕曾達到鼎盛時期,就連北京故宮的建筑修繕也曾參與其中,世人贊嘆,其磚雕技藝讓人欽佩。到了他這一代,自己專門從事古建筑泥塑、磚雕,并不斷鉆研磚雕技藝,為園林古建修復和磚雕技藝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要學藝先磨磚,下刀如有神
“學這個手藝得先吃苦!20歲的陳金榮前往安徽等地學習手藝時,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要學磚雕,就要先學磨磚:兩塊磚對在一起磨到天亮,一磨就是幾年。陳金榮回憶,剛開始學習力氣不夠,常常磨得滿身大汗。冬天不能戴手套,手指凍得生疼。一塊塊厚磚磨成了薄片,換一塊繼續磨!捌鋵嵲缍寄テ搅,就是讓我堅持。磨的不是磚,而是人的定性!蹦ゴu過關,開始學畫線稿——主次有序,花朵葉片挺直不打彎,花頭數量都是單數……最重要的是,墨稿拓印到磚上后,得從平面的線條中看出層次,雕刻時分清里外凹凸,這除了細致觀察,更需要悟性。
到了“認刀”環節,又是一份苦功。平刀、馬蹄刀、月牙刀……各式刀法就這么一刀刀并排著在磚上練?掏暌粚,把磚磨平,再來。如同寫書法前先練的橫豎撇捺,雖然枯燥卻是不容取巧的基本功。就這樣,十幾年如一日的學習基本功,讓陳金榮的刀下作品更是出神入化。
“磚雕分為泥塑雕、磚雕、坯雕,其中泥塑雕就是先用泥坯粗雕成基本形狀,再進行陰干、燒制,再進行細雕打磨成精品;胚雕就是把泥坯陰干后雕坯再進行燒制,火候最難掌握;坯雕就是直接在燒好后的磚上進行雕刻!标惤饦s說,“其中磚雕又分為硬雕、軟雕、坯雕等等!贝u雕要如何才能顯得精美?陳金榮表示,要選密集圖案,雕得深才能顯得精美。其實細看陳金榮的石雕作品,你會發現,即使是人物,也是精雕細硺,細到每個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一說起磚雕,陳金榮可謂是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中國傳統磚雕是古建筑中極具特色的裝飾藝術之一,俗稱“硬花”。傳統建筑磚雕在明、清民居建筑中不但使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其磚雕的內容十分豐富。從金華傳統建筑磚雕的技法上看,有淺浮雕、浮雕、深浮雕、半圓雕、圓雕等。從傳統建筑磚雕所表現的人文內容來看,有幾何形圖案、文字類、花卉類、動物類、山水樓閣風景類、戲劇人物類。
陳金榮告訴記者,磚雕使用的青磚很脆,一用力就容易崩。有些磚頭里有空洞,從外面看不到暗裂紋,雖然選磚時已經很仔細,但可能還是避免不了。有時一件作品快雕完時,發現青磚崩壞了,又得從頭來過。但這些都難不倒他,“曾有人讓我修復青磚上的圖案,我在損壞的基礎上,再復原了它!苯鹑A地區就有傳統建筑大量使用磚雕、木雕裝飾門面和梁架,布局精致的建筑形式!爸敖鹑A艾青故居的修繕,我就曾參與其中!标惤饦s說,“磚雕修復講究修舊如舊,因此有許多的建筑修繕離不開磚雕!
匠心堅守,有生命力的手藝在繼承發揚
走進陳金榮的辦公室,墻上一幅巨大的“和氣生財”奪人眼球,畫上的“荷花”嬌艷欲滴,四周還有寓意四季平安的植物雕刻在上面,工作室一股整潔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墒峭赃叺墓S走一圈,他必定是滿身塵土地回來。他的工作室里的磚雕擺件看起來沉靜精美,實際上,磚雕卻是個苦力活。在他的工廠里,磚雕手藝人往往戴著口罩,粉塵飛揚中,他們用刀慢慢雕出一朵朵精美花紋。
室外,幾面寬大的墻壁上全都是磚雕作品,青灰色的磚石透著幾分古樸,精致細膩的刀工讓人贊嘆。在工廠中最大的一副“龍”的磚雕上,中國龍的神情、氣勢都被展現地淋漓盡致。誰能想到,這些帶給人精神和藝術享受的磚雕作品,其前身只不過是不起眼的泥土,正是傳承人高明精湛的藝術構思、精雕細琢的刀工,才使它們化作精美的藝術品。
1996年,陳金榮成立金龍磚雕工作室;2014年,陳金榮當選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金華市協會副主席;如今,陳金榮的磚雕傳統技藝項目已經入選為婺城區和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金榮也成為金華市磚雕傳統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并成立了金華市婺州磚雕傳統工藝研究所……
磚雕技藝在歷史上記載少,傳承時又大多靠口傳心授、言傳身教,整理起來十分不易,申報材料中的制作流程很多內容都是陳金榮從地方史志和老藝人那里一點一滴摳出來,再經過長年累月積淀才整理出來的。讓他覺得更為心焦的是,身邊一些老手藝正在隨著老藝人的離世而漸漸失傳,陳金榮表示:“傳承千年的磚雕,已經到了需要進行保護、搶救的地步了”。最近兩年,看到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而且搶救保護了不少瀕臨失傳的老手藝,陳金榮心里很高興,自己研究保護老手藝的勁頭也更足了。
采訪結束時,陳金榮再次呼吁——目前傳統的磚雕工藝已基本失去了市場,加之此項工作又臟又累,幾乎沒有人愿意干,磚雕工作費時長、收益低,這項民間制作技藝存在著嚴重的“斷代”現象。在婺城,傳統磚雕的特色就是泥塑雕,因為燒制的火候最難掌握,他希望有關部門能繼續擴大婺城傳統磚雕知名度,讓這項藝術歷久彌新,傳承下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