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傅偉炎、蘇曉婕、張紅星、徐樂、張苑、周金權
2021年,是婺城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始終把發展擺在首位、把人民放在心中,從百年輝煌中砥礪初心使命,從百年經驗中汲取智慧力量,滿懷信心投身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新征程。
2022年全區干部大會暨作風建設大會后,婺城區融媒體中心第一時間開設《奮楫趕超奮進有我》欄目,記錄婺城干部的實干身影和奮進足跡,展現全區“扛旗爭先奮楫奮進”的精神風貌,讓人人敢擔當、人人善作為成為新時代婺城發展主旋律,不斷凝聚起“扛旗爭先奮楫奮進”的磅礴力量。
區委宣傳部
堅決扛起文化擔當奮力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
2021年以來,區委宣傳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統籌謀劃、重點突破中精準發力,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高質量推進,主題宣傳報道高站位策劃,婺文化建設高標準謀劃,文明創建任務高水平落實,凝聚起奮楫趕超爭先的強大力量。
理論宣傳教育入腦入心。統籌抓好黨史學習教育,明確“1269”主題主線,開設28個基層專欄,開展原創紅色歌舞情景劇《百年風華》和婺劇《南山火種》巡演37場,累計開展“六進”宣講活動2085場,受眾逾10萬人次。
唱響宣傳思想工作最強音。區新聞傳媒中心被評為2021年度“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優秀供稿單位,婺城媒體融合做法經驗入選2021年《中國市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研究報告》,拓寬了大報大臺推介渠道,新聞發稿量同比增加22%,實現新聞宣傳數量與質量“雙突破”。
文化文產工作亮點紛呈。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村文化禮堂2.0)三級管理體系、開展“三型三星”規范化建設。婺城區獲評2021年度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示范區和3A級景區城,新增10家景區鎮(鄉、街道);培育各類藝術鄉建的點位、基地、組織120余家。鐵路文化館和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成為市區新晉網紅打卡點。
文明創建工作走深做實。交出了文明城市創建年度綜合考核、優秀示范項目數量、好人(道德模范)選樹三個“第一”的高分答卷。入選全國和省市道德模范各1名,感動浙江驕傲人物1名,中國好人2名,浙江好人5名,金華好人13名,譜寫多彩文明樂章。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入選省委高質量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綜合試點,構建“1356”工作機制;網信辦被評為“2021年度浙江省網絡生態‘瞭望哨’工程建設成績突出集體”,“婺e家”獲評省網絡文化家園。
高品質創新數字賦能;窘ǔ涉某菂^“0579X”輿情閉環系統和整體智治應用平臺數字化駕駛艙;啟動全省首個村落文化數字化建設工程,打造“永不消逝的村落”;完善線上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建設,構建群眾點單、實踐所站接單、實踐中心派單三級服務體系。
一年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三棲青蘋、餐飲文明指數、公益電影放映、短視頻聯盟等創新做法獲省市領導批示2次,省委宣傳部領導批示5次,宣傳思想工作信息排名全省第十。
2022年,區委宣傳部將圍繞“奮力提升文化能級,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新目標新任務,持續推動文化優勢轉化為整體發展勝勢,為凝心聚力建設高能級現代化都市核心區鑄魂塑形賦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區委統戰部
守正創新全力推動全區各領域工作提質增效
2021年,婺城區委統戰部堅持守正創新,強化思想引領,聚焦服務大局,打造特色品牌,全力推動全區統一戰線,各領域工作提質增效。
支持和引導廣大統戰成員加強黨史學習教育,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全區統一戰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全年開展集中學習、專題宣講等活動50余場,組織各界代表培訓10余班次;完成民進婺城區基層委與基督教兩會換屆工作。
堅持政治標準,從嚴把握新一屆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中黨外人士人選,做好篩選、推薦和資格審查等工作,推動政治交接有序平穩;扎實做好宗教場所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探索宗教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全域提升“執法+服務”水平。
培育打造為僑服務婺城品牌,成立婺城“聯心僑暖心工作室”,以“123456”工作法踐行為僑服務,最大程度地維護僑胞僑眷的合法權益。積極舉辦港澳僑少年繪畫大賽、文藝匯演等活動,激發愛國愛黨情懷。健全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鄉賢統戰工作網絡,梳理鄉賢回歸投資億元以上簽約項目14個,組織開展在外鄉賢采風、“花滿婺城·燕歸故里”鄉情茶敘、鄉情懇談等活動20余場。
區司法局
扛旗爭先打造和諧婺城
2021年,婺城區司法局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法治建設、維穩安保、法律服務等各項工作亮點突出,獲2016~2020全省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先進集體、省文明單位、市司法局年度工作考評第一名。
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深化。依法行政水平穩步提高,行政爭議化解質效提升,成功獲評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去年7月,婺城區社區矯正中心高分通過司法部“智慧矯正中心”驗收,“碼上矯正”智慧應用被司法部領導點名表揚。
大力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市級以上民主法治村覆蓋率達99%,“后陳式”法治村覆蓋率達90%。建成省級“楓橋式”司法所1家,市級“楓橋式”司法所3家,強化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全年調解糾紛3800余件,調解涉案金額21827萬元。
普惠法治環境不斷優化。創新“婺城一鍵找法”智慧服務平臺,實現法律服務“一掌通辦”,目前已為9854人次提供法律服務。成立多個助企服務團,提供優質助企便民法律服務。實現全區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能自助機全覆蓋,全年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333件,挽回經濟損失589萬元,接待來電、來訪咨詢1675人次。
2022年,區司法局將繼續鞏固司法行政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持續增強隊伍戰斗力,推動婺城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法治建設繼續領跑,不斷夯實法治社會基礎,持續開展全民普法活動,提高全民法治素養。加強“智慧矯正中心”應用,加快建成寬嚴相濟的婺城“精準矯正”工作體系。
區教育局
跑出婺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2021年以來,婺城教育工作堅持“抬頭志在萬里、低頭繡花功夫”,拿出硬本領、真功夫,扛旗爭先,做好一張碼、一封信、一只球、一個突破的特色亮點工作,跑出婺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一張碼”,“雙減碼”助力“雙減”工作落到實處。自開展“雙減”以來,婺城區在全國首創“雙減碼”,加大量化考核力度,對紅碼比例高于全區平均值的學校進行約談,有力促進“雙減”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一封信”,“兩書一信”助力家校協同育人。2021年以來,婺城努力打造“兩書一信”2.0版,成立了金華首個家庭教育工作坊,組建省、市、區“三級聯動”講師團,培育了102位專業講師,今年新增省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72人。
“一只球”,校園足球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婺城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的指示,抓好考核、師資、場地三重保障,處好競賽、學習、升學三對關系,樹好課程、文化兩類特色,全面推進校園足球。
“一個突破”,學前教育發展取得新突破。2021年,婺城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區級財政投入快速增長,優質資源供給快速增長,非編教師待遇快速增長。
抓疫情防控,守牢安全底線。把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突出抓實抓細,落實“四個從嚴”“兩個從快”。抓教育改革,推動創新發展。高度重視數字化改革、教育評價改革、教育教學創新。抓項目建設,保障資源供給。教育基建項目謀劃早、進展快,2021年共實施基建項目16個,其中新建項目8個。抓環境提檔,提升育人氛圍。實現校園管理精細化、校園環境精品化。抓活動育人,促進內涵發展。分層分類學習百年黨史,線上線下開設黨課百余堂。抓隊伍建設,增強干事合力。加大教師五級梯隊培養力度,定期開展精準提升活動。
2022年,區教育局將圍繞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兩大創建目標,真抓實干、扛旗爭先,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力爭在優質資源供給、教育生態改善、教育改革創新上有新突破,加快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和共享,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指揮部
打造高能級產業發展新平臺
婺城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是婺城區大抓項目、大抓投入、大抓發展的“一號行動”。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指揮部按照“一年落地投產,兩年成雛形,三年建成”的目標要求,著力打造以5G應用為引領,集“智能制造、科技研發、眾創孵化、生產服務、未來社區”五大功能于一體的數字平臺、綠色平臺、山水平臺和未來平臺。在省、市、區主要領導關懷和各部門單位大力支持下,各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為打造高能級產業發展新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四攻堅四爭先”行動中,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指揮部大抓產業項目,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6億元,全年實現工業產值25.5億元;綜合創新體和給水干管遷改工程基本完成;今飛一期年產1000萬件摩輪智造項目已建成投產,配套園一期全面建成、部分投產;萬里揚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10萬平方米廠房一期已建成投產,占地300畝的年產20萬臺商用車混合動力系統投資項目已開工建設;金華氫途一期項目基本建成并投產。
2022年,飛揚智能制造工業平臺指揮部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6億元,其中產業投資9.1億元,基礎配套投資1.5億元;繼續加快土地征收政策處理,附著物、構筑物搬遷,確保無障礙施工;繼續做好服務,提升平臺基礎配套,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力爭今飛配套園一期項目全面建成投產,鋁型材基地項目(配套園二期)年內基本完成主廠房建設,部分投產;萬里揚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項目二期全面建成投產,年產20萬套商用車混合動力總成項目一期建成試產,二期項目、總部大樓和檢測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金華氫途一期達產,二期完成廠房建設;康靈完成企業生活配套用房和年產1000萬套汽車單向器生產線廠房建設;萬里揚總部、旺達、寶琳等項目完成供地并開工建設;力爭完成工業產值30億元以上,招引落地開工建設項目3個以上。
區“三服務”辦
做優“三服務”聚力核心區
2021年,婺城區“三服務”辦堅持“微笑辦、暖心辦、馬上辦、我來辦、數智辦”的“五辦”作風,聚焦群眾、企業、基層急難愁盼,以“學史力行·實事我來辦”實踐活動為載體,全力打造“三服務·婺城家服務”2.0版。
實施護企強企工程,604名駐企服務員、30余個駐企服務團、15名工業企業科技特派員,深入企業一線,打好“實力護企、暖心愛企、數字強企”系列組合拳,為企業解決問題1759個。
實施紅色先鋒工程,創新“民情民訪夜班車”“紅色老兵代辦”“移動藥房”等服務機制,認領兌現“微心愿”1765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261個。
實施關愛賦能工程,深化干部大家訪、容錯免責、百課賦能等工作機制,評選產生“閃光婺星”117人、團隊(優秀品牌)7個,召開年度“閃光婺星”表彰大會,激發干部奮發有為的活力。
實施品牌建設工程,獲得市級及以上新聞媒體報道200條次,《金華婺城區“紅色驛站”解“零工”群體及時之需》入選全省“三服務”活動月度十個好典型,“三服務·婺城家服務”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