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傅偉炎)9月18日,在雅畈鎮汪家村,該村水利管理員杜衛豐和往常一樣,正對沿線六公里水渠進行日常巡查。
今年出梅以來,持續高溫干旱,降水明顯偏少。巡查后,杜衛豐用手機掃碼登錄“灌區用水一碼通”,按照灌區灌溉用水需求進行“需水上報”。
“我們在田間地頭搜集農戶用水需求,再通過‘灌區用水一碼通’上報,手機操作簡單,放水方便及時!倍判l豐說,前幾天他運用“灌區用水一碼通”在手機上進行“需水上報”,梅溪流域管理中心接收到信息后,第一時間科學統籌分配水源,為灌區內的村莊和上萬畝水稻精準灌溉。
安地灌區涉及安地、雅畈等鄉鎮,有效灌溉面積11.21萬畝,是浙江省重點糧食生產功能區,也是農業綜合開發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項目的重點區。為了解決灌區用水與節水之間的矛盾,去年5月,安地灌區獲批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打造“灌區用水一碼通”應用場景,并成為浙江省水利數字化改革試點。
據了解,“灌區用水一碼通”接收到各地用水需求上報后,會顯示相應灌片、面積和種植結構,通過綜合分析研判,生成新一期用水計劃。相較以往鄉鎮村多頭反映、各區水管員巡查反饋的方式統計用水需求,系統可以迅速歸集所有用水需求數據,更加精準預測需水、精準供水,提高用水效率,有效減少浪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