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測量院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一個國家臺站網等4個國家級平臺,各類省部級重點平臺基地20余個。<p>現有職工600余人,其中院士3人、杰青13人,各類國家、科學院、省部級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測量領域承擔了數十項重大重點項目,其中,國家戰略先導專項(2.5億元)1項、重點研發計劃12項、各類重大儀器研制專項10余項。精密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精密測量院滿足國家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領域方向。</p> <p>精密測量院立...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院。 回望來時路,崢嶸六十載。在方俊、王天眷、張承修、李鈞、李國平、丁夏畦、許厚澤、葉朝輝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精密測量院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開拓創新,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測量院立足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開展原子頻標與精密測量物理、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綜合定位導航授時、腦科學與重大疾病以及多學科交叉的數學計算等研究,促進以原子頻標、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測量、地震探測等精密測量技術為核心的學科發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5月12日,應中科院精密測量院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研究部邀請,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助理教授王蕊嘉在線上做了題為“美國Raton Basin注水誘發地震的監測及機理”的學術報告。
王蕊嘉首先介紹了基于寬頻帶地震臺和密集臺陣數據,利用先進、高效的機器學習算法檢測了美國Raton Basin地區誘發地震,系統介紹了這些地震的時空分布,震源機制解,震源時間函數以及統計特征,根據震源機制解反演了區域應力場特征。發現了該地區小地震存在復雜的破裂過程,應力場存在旋轉特征,揭示了注水活動在不同階段對斷層活化的影響,加深了對地震觸發和成核的認識?! ?/p>
報告后,參會人員就流體對地震活動、機制解的影響,地震觸發機理,多學科交叉研究誘發地震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學術會議
南方科技大學王蕊嘉助理教授應邀到精密測量院開展學術交流
5月12日,應中科院精密測量院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研究部邀請,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助理教授王蕊嘉在線上做了題為“美國Raton Basin注水誘發地震的監測及機理”的學術報告。
王蕊嘉首先介紹了基于寬頻帶地震臺和密集臺陣數據,利用先進、高效的機器學習算法檢測了美國Raton Basin地區誘發地震,系統介紹了這些地震的時空分布,震源機制解,震源時間函數以及統計特征,根據震源機制解反演了區域應力場特征。發現了該地區小地震存在復雜的破裂過程,應力場存在旋轉特征,揭示了注水活動在不同階段對斷層活化的影響,加深了對地震觸發和成核的認識?! ?/p>
報告后,參會人員就流體對地震活動、機制解的影響,地震觸發機理,多學科交叉研究誘發地震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