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測量院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一個國家臺站網等4個國家級平臺,各類省部級重點平臺基地20余個。<p>現有職工600余人,其中院士3人、杰青13人,各類國家、科學院、省部級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測量領域承擔了數十項重大重點項目,其中,國家戰略先導專項(2.5億元)1項、重點研發計劃12項、各類重大儀器研制專項10余項。精密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精密測量院滿足國家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領域方向。</p> <p>精密測量院立...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院。 回望來時路,崢嶸六十載。在方俊、王天眷、張承修、李鈞、李國平、丁夏畦、許厚澤、葉朝輝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精密測量院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開拓創新,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測量院立足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開展原子頻標與精密測量物理、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綜合定位導航授時、腦科學與重大疾病以及多學科交叉的數學計算等研究,促進以原子頻標、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測量、地震探測等精密測量技術為核心的學科發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7月8日,應精密測量院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研究部地球震動源運動與動力學過程研究組邀請,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丁忞在線上作題為“月球早期內外動力學相互作用:撞擊與熱化學演化”的學術報告。
丁忞首先介紹到月球形成早期,活躍的內外動力學作用共同塑造了月球內部物理化學結構,并決定了其后續的地質演化過程。內外動力學作用并非相互獨立,一方面撞擊生熱減緩月球冷卻過程并影響月幔對流;另一方面熱狀態也影響著撞擊成坑和撞后松弛過程。內外動力學相互作用也有助于解釋月球遠近地面的不對稱性:月球最大的撞擊事件(南極-艾特肯盆地撞擊)可以通過影響月幔倒轉過程造成鈦鐵礦堆晶和放射性生熱元素在近地面集中。放射性生熱元素分布將影響熱狀態,而熱狀態的不對稱性進一步影響后續撞擊盆地的形成與演化,能夠解釋遠近地面撞擊盆地大小和結構的差異。最后就火星巖石圈結構的形成演化做了簡要介紹。
報告后,參會人員就固體潮汐力對月球動力學模擬的影響、南極-艾特肯盆地撞擊方向及模擬、早期撞擊事件和潮汐加熱等對月幔冷凝固結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丁忞, 2019年加入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重室。 2009 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學士學位,2015 年獲麻省理工學院/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聯合計劃博士學位,之后分別于麻省理工學院和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星巖石圈動力學,致力于通過地球動力學數值模擬和測地學數據挖掘研究類地行星巖石圈的結構和演化。參與了美國宇航局圣杯號月球探測任務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Geoscience、GRL、JGR等國際SCI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線上報告
學術會議
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丁忞受邀做學術報告
7月8日,應精密測量院地震與地球內部物理研究部地球震動源運動與動力學過程研究組邀請,澳門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丁忞在線上作題為“月球早期內外動力學相互作用:撞擊與熱化學演化”的學術報告。
丁忞首先介紹到月球形成早期,活躍的內外動力學作用共同塑造了月球內部物理化學結構,并決定了其后續的地質演化過程。內外動力學作用并非相互獨立,一方面撞擊生熱減緩月球冷卻過程并影響月幔對流;另一方面熱狀態也影響著撞擊成坑和撞后松弛過程。內外動力學相互作用也有助于解釋月球遠近地面的不對稱性:月球最大的撞擊事件(南極-艾特肯盆地撞擊)可以通過影響月幔倒轉過程造成鈦鐵礦堆晶和放射性生熱元素在近地面集中。放射性生熱元素分布將影響熱狀態,而熱狀態的不對稱性進一步影響后續撞擊盆地的形成與演化,能夠解釋遠近地面撞擊盆地大小和結構的差異。最后就火星巖石圈結構的形成演化做了簡要介紹。
報告后,參會人員就固體潮汐力對月球動力學模擬的影響、南極-艾特肯盆地撞擊方向及模擬、早期撞擊事件和潮汐加熱等對月幔冷凝固結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丁忞, 2019年加入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重室。 2009 年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學學士學位,2015 年獲麻省理工學院/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聯合計劃博士學位,之后分別于麻省理工學院和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星巖石圈動力學,致力于通過地球動力學數值模擬和測地學數據挖掘研究類地行星巖石圈的結構和演化。參與了美國宇航局圣杯號月球探測任務的研究工作。在Nature Geoscience、GRL、JGR等國際SCI雜志發表論文十余篇。
線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