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測量院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一個國家臺站網等4個國家級平臺,各類省部級重點平臺基地20余個。<p>現有職工600余人,其中院士3人、杰青13人,各類國家、科學院、省部級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測量領域承擔了數十項重大重點項目,其中,國家戰略先導專項(2.5億元)1項、重點研發計劃12項、各類重大儀器研制專項10余項。精密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精密測量院滿足國家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領域方向。</p> <p>精密測量院立...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院。 回望來時路,崢嶸六十載。在方俊、王天眷、張承修、李鈞、李國平、丁夏畦、許厚澤、葉朝輝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精密測量院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開拓創新,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測量院立足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開展原子頻標與精密測量物理、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綜合定位導航授時、腦科學與重大疾病以及多學科交叉的數學計算等研究,促進以原子頻標、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測量、地震探測等精密測量技術為核心的學科發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12月12日中非創新合作大會在武漢舉行,湖北省政府為精密測量院授牌“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
為構建國際開放合作創新網絡,湖北省決定組建一批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布點組網”。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依托精密測量院,聯合德國赫姆霍茲聯合會-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等研究機構與高校,聚焦開展國際地學前沿科學的大地測量新技術、新理論與新方法研究,中方和德方牽頭人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孫和平院士和GFZ的國際大地測量協會前主席Harald Schuh教授。
精密測量院(原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與德國赫姆霍茲聯合會-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基礎。德國是現代大地測量學的發源地,建有世界上第一座天體物理天文臺和服務于全球的國際重力基準。GFZ是主導全球首顆CHAMP重力衛星發射的牽頭單位,雙方曾于2014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大地測量學前沿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展開了密切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精密測量院擁有我國大地測量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任務,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將通過創新大地測量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發揮大地測量學學科優勢,在揭示全球大尺度地球動力學和圈層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制,解決人類生存涉及的環境變化與災害監測面臨的重大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方面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建成本領域高水平國際合作研究平臺。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長江云)
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牌匾
要聞
精密測量院獲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授牌
12月12日中非創新合作大會在武漢舉行,湖北省政府為精密測量院授牌“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
為構建國際開放合作創新網絡,湖北省決定組建一批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推動國際科技合作“布點組網”。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依托精密測量院,聯合德國赫姆霍茲聯合會-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等研究機構與高校,聚焦開展國際地學前沿科學的大地測量新技術、新理論與新方法研究,中方和德方牽頭人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孫和平院士和GFZ的國際大地測量協會前主席Harald Schuh教授。
精密測量院(原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與德國赫姆霍茲聯合會-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有著長期良好的合作基礎。德國是現代大地測量學的發源地,建有世界上第一座天體物理天文臺和服務于全球的國際重力基準。GFZ是主導全球首顆CHAMP重力衛星發射的牽頭單位,雙方曾于2014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大地測量學前沿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展開了密切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精密測量院擁有我國大地測量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任務,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將通過創新大地測量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發揮大地測量學學科優勢,在揭示全球大尺度地球動力學和圈層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制,解決人類生存涉及的環境變化與災害監測面臨的重大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方面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建成本領域高水平國際合作研究平臺。
會議現場(圖片來源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長江云)
大地測量前沿技術(德國)國際科技合作離岸中心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