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測量院擁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一個國家臺站網等4個國家級平臺,各類省部級重點平臺基地20余個。<p>現有職工600余人,其中院士3人、杰青13人,各類國家、科學院、省部級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測量領域承擔了數十項重大重點項目,其中,國家戰略先導專項(2.5億元)1項、重點研發計劃12項、各類重大儀器研制專項10余項。精密探測技術和儀器已成為精密測量院滿足國家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優勢領域方向。</p> <p>精密測量院立...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科學院創新研究院。 回望來時路,崢嶸六十載。在方俊、王天眷、張承修、李鈞、李國平、丁夏畦、許厚澤、葉朝輝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精密測量院歷經幾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開拓創新,解決了一系列事關國家全局的重大科...
精密測量院立足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面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開展原子頻標與精密測量物理、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綜合定位導航授時、腦科學與重大疾病以及多學科交叉的數學計算等研究,促進以原子頻標、原子干涉、核磁共振、重力測量、地震探測等精密測量技術為核心的學科發展,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
7月15日,精密測量院研究生黨總支召開總支擴大會議,會議內容主要包括總支書記講黨課以及近期學生重要工作通報及交流。各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支委參加會議。
研究生黨總支書記蔡怡春以《從身邊榜樣汲取向上的力量》為主題作黨課報告,與黨員們一起分享、學習了2022年優秀學生黨員、青年突擊手孫曉倩、周志博、李加沖、李豆、李振千、占建華、胡琴、文維嘉、楊嬌、李振、劉會、徐克、周倩、李羅紅等14位學生代表的個人事跡,展示了他們在學習、工作中值得大家學習、借鑒的方方面面。他們中有的同學腳踏實地,用心鉆研,面對科研難題永不言敗,保持平和的心態又有克難攻堅的毅力,秉持天道酬勤的信念,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有的同學熱愛生活,勞逸結合,與其他同學一起結伴鍛煉,互相鼓勵,共同成長,收獲健康的體魄,也為自己的科研道路助力;有的同學樂于助人,熱心公益,積極活躍在抗疫前線,在社會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通過點滴事跡向大家傳達了青年學子刻苦鉆研、不畏艱難、熱愛生活、熱心助人的精神與品質。
蔡怡春還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分享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生有涯而知無涯”,守土有責、“但行好事”,偶行“無用”之事,“無心插柳”或許也會帶來意外的收獲等心得體會。
報告結束后,研究生處張壘通報了近期的學生安全情況,特別強調了安全問題,如尤其是近期高溫防范、暴雨安全、實驗室安全、交通安全及暑期離漢的防疫安全等。同學們也就自己關心的熱點問題與研究生處進行了反饋與交流。
活動現場
綜合新聞
精密測量院開展研究生黨總支書記講黨課活動
7月15日,精密測量院研究生黨總支召開總支擴大會議,會議內容主要包括總支書記講黨課以及近期學生重要工作通報及交流。各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支委參加會議。
研究生黨總支書記蔡怡春以《從身邊榜樣汲取向上的力量》為主題作黨課報告,與黨員們一起分享、學習了2022年優秀學生黨員、青年突擊手孫曉倩、周志博、李加沖、李豆、李振千、占建華、胡琴、文維嘉、楊嬌、李振、劉會、徐克、周倩、李羅紅等14位學生代表的個人事跡,展示了他們在學習、工作中值得大家學習、借鑒的方方面面。他們中有的同學腳踏實地,用心鉆研,面對科研難題永不言敗,保持平和的心態又有克難攻堅的毅力,秉持天道酬勤的信念,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有的同學熱愛生活,勞逸結合,與其他同學一起結伴鍛煉,互相鼓勵,共同成長,收獲健康的體魄,也為自己的科研道路助力;有的同學樂于助人,熱心公益,積極活躍在抗疫前線,在社會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通過點滴事跡向大家傳達了青年學子刻苦鉆研、不畏艱難、熱愛生活、熱心助人的精神與品質。
蔡怡春還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歷分享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生有涯而知無涯”,守土有責、“但行好事”,偶行“無用”之事,“無心插柳”或許也會帶來意外的收獲等心得體會。
報告結束后,研究生處張壘通報了近期的學生安全情況,特別強調了安全問題,如尤其是近期高溫防范、暴雨安全、實驗室安全、交通安全及暑期離漢的防疫安全等。同學們也就自己關心的熱點問題與研究生處進行了反饋與交流。
活動現場